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0
2002-12-03 08:39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钱敏



   一、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南水北调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的结果,是国家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各学科、各领域专家呕心沥血、几代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结果。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全面实施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四横三纵”的大水网,与已经或将要建成的道路网、电力网、信息网一道,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东线工程特点

  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1年开始建设江都泵站,经过40多年的建设,现已建成9个梯级、20座正规泵站,装机容量20多万千瓦,可送水到连云港、徐州及南四湖下级湖,抽江水规模已有400立方米每秒,实际抽江水能力可达508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抽江水量约33亿立方米,干旱年抽江水量达60多亿立方米,可送水到下级湖30立方米每秒,对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逐级提水北送,沿途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调蓄,在山东位山利用隧洞穿过黄河,过黄河后自流入南运河到天津。输水渠道的90%可利用现有河道湖泊。从东平湖向东可送水到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以解决山东半岛严重缺水的状况。

  东线工程的水源是长江下游,水量丰富,水质为Ⅱ类,为东线工程调水提供了优越的水源条件。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东线工程除调水北送以外,还兼有航运、防洪、除涝等综合效益。

  东线工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水要求和国家财力的承受能力,可实行先通后畅,分期实施,逐步扩大调水规模,边建设边能发挥效益。

三、加大治污力度,确保调水水质

  东线工程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和湖泊调蓄,从目前的监测指标来看,骆马湖以南输水干线基本符合Ⅲ类水质标准,骆马湖以北至东平湖水质较差,指标超过Ⅳ类标准,过黄河入海河流域后,水质全部为劣Ⅴ类。为确保东线工程全线输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必须实行节水为先,治污为本,配合截污导流,污水资源化和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形成“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的治污工程体系,在输水干线实施清水廊道工程,在用水区实施用水保障工程,在规划区实施水质改善工程。治污工程应与调水主体工程同期实施,同期发挥效益。要确保治污工程的投资,规划确定的水质目标与治理措施,要逐级分解,落实责任,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确保输水干线水质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

  东线工程是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工程,要协调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防洪减灾和调水兴利的关系以及调水与节水、治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情况非常复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并要有工程的和非工程的措施加以保障,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淮委正加快进行南四湖水资源管理规划,进一步确定用水的构成,确保生活用水,同时也要保证最低生态环境用水。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实施取水许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认真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开工准备工作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开工,这对水利工作者尤其是治淮工作者来说,既是巨大鼓舞,也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已通过了专家的审查,即将开工的三阳河工程(包括潼河、宝应站)、济平干渠工程等的前期工作已完成,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勤奋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并继续做好东线调水工程的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十六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