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沛之 文字类一等奖
创作说明:以爱旅游爱刷朋友圈的小水滴淡淡为载体和红线,辅之公众欢迎的微信平台,通过水滴的视野和见闻,以生动鲜活的语言、风趣丛生的故事、形象鲜明的比喻,娓娓介绍了世界和中国水资源的总体情况,水的种类和水的形态、咸水和淡水、节水和调水、水灾及防治、水污及治理、水环境和水文化、重大水利工程、海洋和江河湖库等水利常识及重大事件。以水利知识普及为主线,以知水爱水节水护水为脉络,寓水情教育和爱国之情于全文。通过三峡水库、南水北调、深圳北京暴雨内涝、98特大洪水、黄河断流、三沙供水、长江及白鹤梁水文石刻、黄土高原水窖、河套灌区、吐鲁番坎儿井等典型,连接地气,管中窥豹,展示了水利一角,增强了文章的科普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小水滴漫游记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超过70%都是浩渺之水,数量高达138.6万万亿立方米之多,相当于3526万个三峡水库。水漫地球,地少水多,所以地球叫做水球更为准确。涓涓细流,汇成江海;颗颗水滴,聚成细流。无论是四大洋还是江河湖海,浩浩汤汤的水,都是由一个个小水滴组成的。
在无以计数的水滴当中,有一个小水滴,微信号叫淡淡。世界这么大,自己要去看;精彩这么多,不看不知道。淡淡生性好动,天南地北四处旅游是它的最爱。行千里路,看万般景,它喜欢欣赏外面的世界,并在推特上与朋友分享见闻感受。
孙猴子有72变,水有3变:有时是气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自由切换,华丽变身。水的外形千姿百态,有淅沥的雨,有飞舞的雪,有飘逸的云,有缥缈的雾,有洁白的霜,有晶莹的露,有剔透的冰……变幻多端,婀娜多姿。淡淡喜欢化身为云,一朵洁白的云,一朵自由的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好朋友风的鼓吹下,它腾空而起,扶摇直上,如棉花一朵,云卷云舒,鸟瞰大地。
淡淡有段时间没有更新朋友圈了,因为它在海南岛被装上了补给船,作为淡水,长途跋涉、颠簸海浪300多公里,来到了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沙市,一个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这些,都是它的新朋友咸咸告诉它的。咸咸是南海的老住户了,去过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那里离三沙市有1500多公里之遥。咸咸喜欢大海,它告诉淡淡我国的海洋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1.8万公里。如果说山川是地球的骨骼,河流是地球的血液,那么海洋则是地球的心脏。百川归大海。水的家族成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咸水,一个是淡水。咸水是水世界的老大,占整体水量的97.5%;淡水好比大水缸里的一汤匙。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但三沙一年四季水比油贵。别看三沙四周都是浩瀚的海水,可是必需的淡水却基本靠降雨和外来补给。地球上淡水只占水家族的 2.5%,其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人类真正能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少之又少。中国的淡水资源情况也不容乐观,淡水总量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的6%,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第12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物以稀为贵。在缺水地区,人们恨不得一滴水当两滴用。这不,淡淡被用作洗漱之后,马上就用来浇椰树了。永兴岛阳光大温度高,还没来得及在椰子树里休息,淡淡就从细长的叶面蒸腾到空中,开始了新的旅途。
淡淡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它有过这方面的经历。记得那年在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在一户农家院的水窖里,淡淡在里面被困了半年多,身上都快长苔藓了。一天,它和伙伴们被水桶捞上来,先被用来洗脸,然后又去洗脚,最后拿去喂羊。淡淡发现在缺水的地区,水是多么的珍贵,来回反复使用。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水养育了人类,造就了文明。人类逐水居,社会因水兴,世界四大文明都诞生于水边;罗布泊湖水的干涸和孔雀河的改道,致使古代丝绸之路上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走向荒凉消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水的重要性,社会普遍开展了节水行动。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各行各业节水已蔚然成风。节水,与我们同行在每一天。淡淡记得有一次从中国最大的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飘过,听说这一个地方的灌溉面积就有1100万亩,占全国农田灌溉面积9亿多亩的1/90多。另一次,淡淡是从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里,满载着天山冰雪的清凉,流入水肥一体的滴灌管道,滴渗到葡萄的根里,滋润着葡萄的香甜。也是那次,淡淡得知滴灌最节水:一亩农田大水漫灌约需水400立方米,喷灌要200立方米,而滴灌只需要100立方米。中国农业年用水约41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7%,而发达国家一般为40%。可见,中国农业节水的空间很大。
在中国,水的分布很不均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乡都在南方,沙漠都在北方。为此,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淡淡也有过这方面的博文。2014年12月12日,它正在丹江口水库里欣赏水光山色,突然被前呼后拥裹入陶岔渠首取水口,进入输水渠道。原来,那天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的日子,一江清水向东流,长途奔波1432公里,于12月27日抵达北京。从此,北京市民足不出户,在家里就可以喝上长江水。丹江口水库库容210亿立方米,排名中国第五,每年可向北方输水95亿方,相当于1/6条黄河。淡淡的伙伴们一部分直接进入北京的水厂,还有一部分陪它进入密云水库。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民的大水缸,库容44亿立方米,在中国排名第18。
水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在淡淡的博文里,这方面的记载也不少。最近的是2015年5月11日,深圳遭遇暴雨洗城,全市50处道路积水,街道变河道,城市变泽国,机场变水帘洞,市民在家里看海。还有记忆犹新的2012年北京7.21暴雨,水淹京城,79人遇难,其中1人城市道路积水中溺亡。城市内涝成患,河道洪水泛滥。中国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和辽河、太湖七大流域。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全国29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660亿元。痛定思痛,大灾大治,全国大江大河堤防建设加速提质,防洪堤防长度达41万多公里,有力保障了江河安澜和生命财产安全。
鸟回巢,鱼在水。水的住所也各式各样,有川流不息的河,有波光粼粼的湖,有波澜壮阔的海,有广袤土壤,有皑皑冰雪,有绿色植物,有芬芳果实,有水陆动物。水好像无处不在,从空中到地面,从地表到地下,从沙漠到草原,从高山到盆地,到处都有水的身影。就连我们的身体,也是水的安居之所,人体的70%都是由水构成的。淡淡最喜欢住在江河里,一路欢歌,奔流不息。我国大小河川总长150多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有9.8万多座水库。在淡淡的旅行中,不少地方留有印记。长江全长6300公里,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淡淡印象最深的是白鹤梁和三峡。白鹤梁在涪陵段,傍水而存,随波而卧,涨水隐没,枯水显露。古代刻石鱼来记录长江枯水位,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文石刻,可以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现在石刻都被透明外壳保护,建成水下博物馆。长江三峡的荡气回肠和险峻壮美,淡淡每每回味都感慨不已。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今,中国最大的三峡水库已在长江上巍然屹立,一泓碧水,高峡出平湖。古往今来,英雄为浪花淘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地球上的淡水数量稀少,弥足珍贵,但却遭受污染和萎缩等威胁,有的地方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可怕景象,淡淡对此感到特别心痛。曾经号称天上来的黄河水,一度出现过断流。据联合国调查,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约4000多亿吨,55000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中国每天排放的污水废水约1亿立方米,全国82%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曾经诗情画意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被污染变成了“灰毛浮黄水,紫掌拨黑波了”。令人欣喜的是,淡淡看到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漠河以北到天涯海角,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爱水、护水、清水行动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开展,砥砺前行。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水滴不在大,主要看微博。冬去了春来,雪化了云开。哪朵云,是可爱的小水滴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