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学:中国水利学会暑期举办两场“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科普研学活动

  2022年8月27-28日,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开展了两场“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科普研学活动。该活动是中国水利学会2022年“科普能力提升专项”系列活动之一,共计60余名中小学生和科普团队专家参加。

  27日,研学活动路线为“郭守敬纪念馆——什刹海”。在郭守敬纪念馆内,水利史资深专家蔡蕃研究员为中小学生和科普团队专家讲述了郭守敬的一生以及为元大都通惠河调水的丰功伟绩。随后园林专家杨春林沿什刹海湖边左岸边走边讲,介绍了什刹海湖边古建筑、银锭桥、野鸭岛的历史以及荷花等水生植物的来历和功效等。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助理李钰峥在湖边开展了湖水和瓶装饮用水测试对比的小实验,更加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8日,与北京生态修复学会联合,一起走进位于密云水库上游的燕山学堂,开展了“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的讲、看、做的研学科普,让参加研学和科普团队专家深刻体会到为什么要保护好密云水库,为什么保护好水资源我们才能喝到安全和健康的饮用水等。

  活动期间还向参加研学和科普团队专家赠送了“护好大水、喝好小水”“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北京河湖水系”“共筑清水梦”等塑封图片和科普书籍等。

   

  在郭守敬纪念馆合影

   

  蔡蕃研究员讲述郭守敬的治水故事

   

  园林专家杨春林讲述荷花的功效

   

  李钰峥助理研究员进行水的测试对比实验

   

  在燕山学堂开展“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的研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