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利学会 甘肃省灌溉试验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北方干旱区膜下滴灌实用新技术培训班

2010-09-02 09:15

    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我国节水增效最佳的推广应用技术,是农业节水的突破性发展,将地膜覆盖保墒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是干旱荒漠区节水农业较好选择。膜下滴灌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滤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支毛管,再由毛管滴水器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此种灌水方式,使农业用水方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大水漫灌转向了浸润式灌溉。二是由浇地变为浇作物。三是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把水变为了作物的“营养液”。

    经过对比试验,大田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溉省水50%左右,省肥20%,省农药10%,增产10~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推广普及大田膜下滴管是我省节水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省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省份,但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农业资源和发展滴灌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了使滴灌尽快适应节水农业的要求,甘肃省水利学会、甘肃省灌溉实验中心于2010年6月18日~21日在武威市民勤县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干旱区膜下滴灌实用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120多人。本次培训

    面向基层水利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户,对番茄、甜瓜、食葵、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膜下滴灌技术从设计、管理、运行、作为栽培等方面进行讲解,并进行现场观摩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水利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