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于2003年9月24日―26日在天津蓟县引滦工程管理处举行,参会代表134人,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工公司,民营科技企业,共58个单位,其中还包括来自日本的学者6名和在读研究生19人。大会开幕式由组委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授练继建主持,组委会主任、水力学专委会主任刘树坤致开幕词,天津市水利局副局长戴峙东致欢迎词。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袁国林出席开幕式并在会上讲话。出席开幕式并在会上讲话的还有天津农学院副院长邢克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副院长刘之平等。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袁国林在大会作了“求真务实与科学的创造力”的演讲,袁副理事长谈到了学会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建立学术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宽泛的学术氛围。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当求真务实,不图虚荣,不搞虚假,一句话,水利科技任重道远。
大会论文138篇,分别编辑在《水力学水利信息学进展――2003》论文集、《水利学报》2003年第8期、《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第9期中。有7位专家就本次会议的议题(水利信息学、城市水利、工程水力学与环境生态水力学)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大会报告后,有53篇文章在分会进行了成果和论文交流。另外有2家中国公司和2家日本公司应邀在会上作了关于水利学量测仪器,橡胶坝,日本环境水力学研究及科技服务于工程等方面的专题讲演。有4家公司和单位在大会展览了他们设备,技术及科技成果。
大会报告和分会交流以后,代表们参观了于桥水库和清东陵。水力学专委会、水工水力学专委会及IAHR中国分会,在开会的间歇时间分别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专委会会议。
同以往的专委会学术年会相比,本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这是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水力学和水利信息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会议正式出版物及参会代表、参会单位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参会代表中有19位在读研究生,不但为学术交流注入新鲜血液,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式。因此本次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国内水力学界的权威性。
2.本次会议邀请了科技企业参会,为科技同实业相结合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也为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经济上的支援。会议还邀请了3个日本公司和单位到会交流和展览,为中国学术会议向世界同行打开大门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3.本次会议交流内容十分丰富,有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研究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也有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有具体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模型,也有对水利学研究发展的宏观思考;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也有国外学术动态和情况介绍。
4.本次会议活动丰富,主题报告、专题讲演以及分会交流多采用电脑多媒体手段进行讲演,大会、小会交流气氛十分热烈。展览与技术参观,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整个会议学术气份浓厚,甚至在会议结束后返程的汽车上代表们还在热烈讨论会议上提出的各种问题。
大会讨论决定今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三个专委会将继续合作,根据水利事业和水利科技的发展,选定每届切合当时水利形势发专和需要的会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