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水力发电国际研讨会(Hydropower2004)在湖北省宜昌市开幕,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出席开幕式,并做了题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报告。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Viotti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词。
在报告中,索丽生向中外来宾介绍了我国水资源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概况,阐述了大力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强调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他指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量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00亿千瓦时,占全世界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16.7%,居世界第一位。水电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可开发水电能源折合507亿吨标准煤,是中国现有能源中唯一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电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3年底,水电装机达9217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24%,年发电量283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5%。5万及5万以下的农村水电装机为2619万千瓦,年发电量981亿千瓦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防汛抗旱、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以及为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等方面屡建功勋,为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发挥了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索丽生说,中国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水电建设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国家在防汛抗旱、粮食安全、能源供给、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他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水利水电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也为水利水电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今后15~20年将是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良好机遇期。
他强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工程开发应服从战略规划,特别注重生态环境问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会议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共同主办,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大坝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协办,中外2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