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省水利现代化的初步设想

2004-06-03 08:50
    (中国水利学会通讯员 王晓宇 太原报道)水利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和保障。我国正在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深刻变革。水利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提出的客观要求,沿海发达地区已经率先迈出了步子。山西属于中部地区,水利现代化尚处于酝酿阶段,但及早理清思路,制订规划,无论对当前和今后的水利工作都十分必要。

    自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暨七届五次理事会召开以来,中国水利学会七届理事、我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兼总工程师、省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局原总工程师、赵廷式教授级高工一直潜心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总结多年治水实践的基础上于近日撰写了《对我省水利现代化的初步设想》的署名文章,在我会主办的《山西水利科技》上全文发表。文中对水利现代化的理念、内涵、评价体系及新领域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山西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浪费及污染严重,用水增加缓慢,有水不用的问题突出。水利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与保证,又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提出山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利现代化只能从基础抓起,首先要从节水、治污、发挥现有工程潜力开始,及时调整水库调度方案,把河流生态用水纳入资源分配,改善河流走廊生态环境。在抓好城市防洪供水的同时,加强城市河流的绿化,美化,把水利工作的重点逐步向城市延伸。要以信息化为中心,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武装水利行业,提高服务水平。特别要抓紧水利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新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