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师生代表会聚北京,举行李书田校长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深切缅怀他为我国水利事业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卓越业绩。尤其对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重要贡献。今天我们缅怀和纪念李书田校长,首先要学习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艰苦创业、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事业心、责任感,继承先生的办学精神,努力拼搏、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把天津大学早日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
第二,要认真学习、系统研究李书田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吸取精华,更好地继承、借鉴和发扬,为深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特别是先生在继承北洋办学传统倡导“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的“双严”精神,坚持把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重质不重量、贵精不贵多、宁缺毋滥”的办学理念。先生对培养高等工程人才的要求上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今天对我们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要学习李书田校长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办学思想。先生始终把延聘人才来校任教,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人才的选聘上,他既注重学识,又重视能力,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并注重从严治校,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考核。他的这些办学思想,对今天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千方百计做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第四,学习李书田校长爱校荣校的深厚感情。可以说先生前半生的大部分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北洋大学。他为办好北洋大学全身心投入,殚精竭虑,在抗战期间为复名北洋,到处奔走呼喊,矢志不移。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北洋西京分院。抗战胜利后先生又为北洋大学在天津复校竭尽全力、功不可没。晚年他虽身居美国,仍和北洋校友联系沟通。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在1984年成立后,他和我们保持有一定的联系,殷切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在1980年母校举行85周年校庆时,先生已是81岁高龄,寄来“临江仙“词一首,以示祝贺:
沽上门墙桃李秀,并迁益壮无涯。同文同轨肇中华,春风常吹往,化雨用亨嘉。
众院合成今伟大,科工重点交加。津南八里校园夸,师生歌乐止,至今映桃花。
这里既寄思他对北洋的深切怀念,又寄托他对母校天津大学现在的发展,神情振奋,溢于言表。他曾多次传信表示要回母校看望,终因年事已高,未能成行。先生这爱校荣校的深厚情怀,值得我们师生学习和传扬。
今天中国水利学会、卢龙县人民政府和西昌学院的领导亲临大会,和我们共同缅怀和纪念李书田先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先生的功绩。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纪念李书田校长诞辰110周年,作家张立先先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先生的工作历程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汇集资料,辛勤操劳撰写了《李书田传》,现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学习研究李书田先生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我们今天的大会也是《李书田传》一书的首发式,并对参会的同志进行赠书。在此,我们向张立先先生深致感谢和敬意。今天也有许多新闻单位莅临大会,我们再一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李书田先生的次女、北洋校友李淑珍,年过八旬,现身在新疆又身体不适,不能亲临今天的大会。10月13日她来电话说:“首先我感谢母校在父亲离世多年,一直给予的父亲高度评价并以不同方式纪念。母校又一直关怀我们一家,令我们深感温暖。同时感谢《李书田传》作者的工作,为学校和我们家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是给我们全家的精神慰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