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利学会举办田间水利大课堂 农民听课博士讲

2012-06-04 13:19

2012年5月30日上午,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技套餐工程,服务三农,我们北京水利学会田间大课堂科技支农小分队联合昌平区科协、昌平区水务局水利分会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大汤山村,设立了田间大课堂,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滴灌技术规范操作实践课,授课地点就在草莓园育苗阳光温室。

主讲人――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胜利博士。

学员――小汤山镇大汤山村农民。

授课题目――《滴灌首部维护与土壤墒情简易测控》。

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面对来自生产一线的‘学员’,杨博士开始了他的即兴演讲。不同生长时期草莓灌水量有不同的标准。杨博士蹲下身来,亲手抓起一把土给大家看。“分别将含水量充分和缺少水分的土壤放在手中对比,并教授‘学生’如何简易鉴别土壤含水量的方法,随机取大田中的一些土壤或者基质,用力握在手中,片刻松开手,若土壤或基质成坨且不分散开,土壤含水量适宜,若土壤或基质散开,土壤含水量低,需要补充水分。”这是草莓种植园‘学生’韦贤,写的现场教学笔记。“博士为大家示范操作,‘学生们’仔细听讲,认真做笔记,并跟随杨博士操作。意识到了平时肉眼粗略观察,简单估计水分保有量的不足,应该做到科学灌水,适时灌水、适量灌水,实现农业节水的大目的”。――摘自韦贤听课笔记

针对昌平这个庞大的草莓产区,针对大规模灌溉设施相当完备的草莓温室,针对大多数使用滴灌技术的农业工人,并且许多草莓种植园均为自备水井,抽取的是地下深层水等等特点,如何宏观调控用草莓种植区域用水量,如何控制草莓成长期、膨大期耗水量,如何规范农工滴灌技术操作,是我们北京水利学会很早就在思考准备的课题!认真贯彻科技套餐工作,服务三农。针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控的趋势,针对现实农业生产用水的技术问题,提升农业工人的科技素养,提早与昌平区科协沟通,落实科技套餐计划,签订科技套餐协议。数次往返昌平,实地勘察,了解农工实际需求,比较、选择典型草莓种植区,选派资深水利学者,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教案,撰写讲义,采用现场教学,手把手,面对面,零距离操作演示,包教包会。

这次田间大课堂活动,采用深入到田间地头的授课方式,提高了种植工人的学习兴趣,送科学到地头,送技术到手头,确保了教、学质量,以及实地可操作性,使到场的草莓种植工人学到了科学的实用技术,明确了技术规范,促进了精准化灌溉的推动。树立了滴灌技术操作样板,为高耗水的草莓种植摸索灌溉规律及经验,为农业生产的高效节水,为市、区两级政府宏观调控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做了有益而前沿的工作。

北京水利学会郝仲勇副秘书长十分关心并大力支持这个计划,亲自参与策划组织协调。昌平区水务局科教中心霍连生主任,组织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区节水办,水务站、质监站全部到位,落实观摩教学地点,昌平区科协落实听课人群,区科协科普部部长王俊敏参加了活动。大家齐心协力确保了本次科技套餐工作的顺利举行,为第二期科技套餐工程的湿地保护课堂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