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陕西省水利学会历时一年的组织策划,5月25-27日,台湾中华水资源管理学会简昭群团长一行7人,赴汉中石门水库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至此,间隔16年后,台湾石门水库与汉中石门水库再续前缘,共话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治秦先治水”,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渭河治理等一大批事关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工程相续开工建设,成效显著。目前,一个纵跨南北、横贯东西、覆盖全省的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构架已基本形成。台湾在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随着我省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利各个领域的两岸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自2011年起,陕西省水利学会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优势,以促进水利科技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水利科技的普及与推广,促进水利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已任,发扬学术民主,积极搭建平台,广泛开展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流域综合治理等赴台学术交流活动。其中,2012年3月,水利厅王锋厅长亲自带队赴台湾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学习交流,并将基隆河亲水文化建设理念,融入到我省的渭河、汉江治理中。
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开凿的通车隧洞位于我们汉中褒斜古栈道,今汉中石门水库库区,过去没有隧洞一说,古代叫石门,汉中石门水库因此得名。台湾石门水库地形在两山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石门,故此得名。两岸石门水库同名同字,功能相近,早于1998年就结为友好单位,并于当年举行过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搭建了两岸石门水库学习交流的桥梁。16年后的再相聚,必将成为两岸石门水库学习交流新的里程碑。研讨会上,双方就各自石门水库概况、运行模式、管理措施及未来发展思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两岸石门水库在库区建设、发电供水、旅游开发等方面有诸多相似点,但也有彼此学习借鉴的地方,希望陕西省水利学会积极发挥社团优势,加强与台方的联系沟通,建立学习交流长效机制,推动两岸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27日上午,简团长一行来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相关领导、处室负责人共同研究探讨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与经验。
陕西省水利厅副巡视员李国平出席会见,陕西省水利学会秘书处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汉中市科协、汉中市水利局、汉中市水利学会有关领导、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