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杨柳依依。3月26日,在汉城湖畔,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以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三家涉水高校的130名水利学生,在省水利学会的组织下,开展了“水利学生‘水保科普体验暨引汉济渭工程探秘’活动”。此次活动依托第24届“科技之春”,作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的一项重点科普宣教活动,由省水利学会主办,省水保学会、省引汉济渭公司、西安市水保站承办,旨在宣贯水情、水法,使水利学子们真切感受我省水保等重点领域及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热爱水利、学习水利、奉献水利的信心和决心。
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水利学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活动背景、我省大规模水利建设成就与现状、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和涉水高校在发挥创新驱动助力中的重要作用。陕西省水保学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水保建设情况。西安市水保站负责同志介绍了西安市水保科普体验馆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现场倡议:“珍爱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随后,学生们从水保科普体验开始,开启了水利重点领域探究和重大工程探秘活动。
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年来在水保科技创新、科技示范、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水保科普体验馆就是新成就的一个缩影。在水保科普体验馆的水土流失灾难隧道和5D影院里,学生们通过模拟环境、视屏投影、幻影成像等声光电手段,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水土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深深地唤醒了他们珍惜水土资源、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正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所倡议的,他们不但要做“水土保持国策”的宣传者、“保护水土资源”的践行者,还要做“水土资源”的守卫者。
引汉济渭工程打通陕西南北水脉,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供水量最大、受益范围最广、效益功能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其综合难度达到世界第一。探秘引汉济渭是此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引汉济渭工程展示厅,大学生团体观看了引汉济渭工程沙盘、调水模型及工程建设专题片,听取了工程建设相关内容的讲解,全面深入的了解了引汉济渭工程概况及实施的重大意义;在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施工现场,大家满怀激情,签字留念并书写了见证这一伟大工程的体会。部分大学生还跟随施工管理人员进入隧洞掘进现场,切身感受引汉济渭工程的浩大与施工的艰辛;在黑河金盆水库坝顶,大家认真听取了水库规模、功能效益及我省水资源现状的介绍,现场开展了水情知识竞赛。活动现场,大家积极响应,气氛热烈,抢答正确的同学获得引汉济渭公司提供的《路遥传》等书籍。
当了解到陕西水资源紧缺且南北分布不均的现状时,老师和同学们就保护水土资源和实施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性展开了热议。三家涉水高校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务实、高效,办的好,把学生们课本中的固有思维拓展到工程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到了很好的学习促进作用。在工程现场,学生们被我省的水保举措和引汉济渭这样世界级的伟大工程及水利人攻坚克难的精神所震撼、所鼓舞,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做学习水利的好学生,做水利行业的接班人,做知水、节水、护水、亲水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