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心雄在李书田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2010-10-21 10:46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年是我们尊敬的老校长李书田先生诞辰110周年。我很荣幸参加今天的“纪念会”和“李书田传记”一书的首发式。此时此刻作为母校的学子缅怀这位心系北洋,卓越的教育家、科学家、我国水利事业的开脱者和奠基人之一,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及“北洋”危难之际先生执掌北洋,他迎难而上,不遗余力,广纳人才,多方动员社会资源,绵延维系北洋之教学,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重展“北洋”之光芒,为建设和发展北洋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有幸在母校优良传统的熏陶教育下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为国家建设效绵薄之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投身于我国的核工业的创建和参与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当时国内战争、朝鲜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资金困难,又逢前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两弹”研制遇到了困难。技术难关重重,地处戈壁沙漠深山峡谷艰苦创业,在“自力更生,技术攻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即两弹一艇“(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精神鼓舞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协同成功地于1964年爆炸了首颗原子弹。举国欢腾,震惊世界。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当我国核电刚刚起步时,发生了美国和前苏联核电站事故,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停建延建核电站时,我国毅然作出发展核电的方针不变。把安全放在首位,即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终于在九十年代顺利建成两座核电站。填补了大陆无核电的空白。为我国批量建设核电站打下了基础。

    在长期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凝聚着北洋的光荣传统,培养了几代北洋人其精神同样适用于经济领域。

    在这里我要感谢母校为核科技工业培养输送数以万计的高层次的建设人才,使我们后继有人。

    祝母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为创建国内外一流大学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