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中国水科院遥感中心(水利部遥感中心)承担完成的“基于多指标的内陆河流域绿洲演化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水科院遥感中心在近10年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演化遥感监测评价研究基础上,主要依托科技部公益研究专项“额济纳绿洲演化遥感监测评价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4DIB3J125),原创性地提炼出一套客观、高效的内陆河流域绿洲演化评价技术方法体系。该方法通过基于长时序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定量遥感反演、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系统研究内陆河流域绿洲植被覆盖、荒漠化、生物量、地下水位的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结合实地调查,综合评估绿洲生态环境演化状况。主要创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首次提出了人工调水条件下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变化的多元、多指标的监测、分析与评价技术体系。
(2)基于遥感、GIS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相结合技术,研究提出了资料匮乏的内陆河流域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成果为黑河流域治理效果预评估和黑河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为制定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和保护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在石羊河绿洲演化分析、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中得到推广应用,为内陆河流治理、修复与评价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