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技成果评价信息公示

2025-10-31 19:40

近期,中国水利学会拟对成果“重大水利工程地球物理精细探测关键技术与实践”“‘兴水惠湄’系列科普作品及行动”组织评价。

根据相关要求,现对成果名称、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5年11月3日-11月7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提出异议。异议意见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单位异议的意见要加盖公章,并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个人异议的意见要署真实姓名,并附个人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异议意见请寄送中国水利学会学术交流与科普部。

联系人:颜文珠

电话:010-63203260

通讯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6号,中国水利学会

邮编:100053

附件:1.“重大水利工程地球物理精细探测关键技术与实践”相关成果信息

      2.“‘兴水惠湄’”系列科普作品及行动相关成果信息

中国水利学会

2025年10月31日

附件1

成果名称:重大水利工程地球物理精细探测关键技术与实践

完成单位: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江汉大学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张建清

正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1、2、3均有贡献

2

张志杰

副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1、2有贡献

3

林世镔

教授

江汉大学

对创新成果3有贡献

4

严俊

副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2、3有贡献

5

陈爽爽

工程师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2有贡献

6

陈江平

副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3有贡献

7

顾智渊

工程师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3有贡献

8

王峰

副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2有贡献

9

苏婷

工程师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3有贡献

10

柳一鸣

工程师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3有贡献

11

李鹏

正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1有贡献

12

马圣敏

正高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1有贡献

13

袁伟

工程师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2有贡献

14

郭聪

工程师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对创新成果1有贡献

15

王誉瑾

讲师

江汉大学

对创新成果2有贡献

附件2

成果名称:“兴水惠湄”系列科普作品及行动

完成单位: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周智伟

正高级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项目“澜湄流域水文条件变化及其适应策略联合研究”“第四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澜湄水资源合作对外宣传”的主要负责人,将科学普及列入《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重点领域,组织推广澜湄甘泉行动一期成果并策划实施二期行动,组织筹备第四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主持开展“澜湄周”“澜湄行”等系列交流活动,推动更多科学知识成为流域共识,澜湄水资源合作系列成果多次被纳入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成果文件,有力推动中国先进治水理念和技术在流域获得广泛认可,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

刘    慧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项目“气候变化条件下澜湄流域抗旱联合行动”的负责人,项目“澜湄流域水文条件变化及其适应策略联合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应用实效及贡献”中第2项应用案例的主要完成人。完成了《Drought Projections in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干旱预测)》专著,制作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澜湄流域抗旱联合行动》科普视频,在应对“中国水霸权”、“地球之眼”炒作等事件中开展了大量应急科普工作,主持了系列科普和培训活动。

3

贾燕南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澜湄甘泉行动-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和“澜湄甘泉行动二期――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技术示范与爱心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用实效及贡献”中第1项应用案例的主要完成人。《饮水安全知识手册》和饮水安全科普视频第一完成人,老挝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知识宣讲活动主要组织者和完成人,《饮水安全知识手册》发放和农村社区饮水安全科普活动主要完成人,“澜湄甘泉行动”项目成果展示及报道主要完成人。

4

汝    楠

正高级工程师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

项目“澜湄甘泉行动二期――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技术示范与爱心供水工程建设”“第三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澜湄水资源合作对外宣传”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参与者,主持完成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的起草,将中方治水理念及科普行动的顶层设计纳入总体规划并组织落实;陪同李国英部长参加湄公河委员会第四届峰会、澜湄水资源合作系列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中方治水理念和澜湄水资源合作成效的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或参与完成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交流与示范》专著等科普图文资料。

5

郝    钊

正高级工程师

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

项目“澜湄流域水文条件变化及其适应策略联合研究”的负责人,策划实施了多项依托项目,推动中国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在湄公河国家的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策划利用第三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澜湄周、网站等活动和平台向湄公河国家普及中国先进适用技术及示范建设成果,为澜湄水资源合作框架下重要外事活动及李国英部长参加湄公河委员会第四届峰会等提供技术支撑,系列成果多次被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采用。

6

佟宇晨

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参与“澜湄甘泉行动”项目实施,协调联络湄公河国家水利主管部门,协助在湄公河国家农村地区开展饮水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协调世界水资源大会参会代表赴北京密云考察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协助拍摄澜沧江源保护科普视频,组织拍摄制作《澜湄甘泉行动保障农村安全饮水》科普短视频。负责“‘澜湄兴水惠民计划’援外培训-构建气候韧性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高级研修班”的组织实施工作。

7

范琳琳

高级工程师

长江科学院

“澜湄甘泉行动”柬埔寨专题负责人,参与编制中柬双语版《农村饮水安全知识手册》、知识挂图和科普视频等系列科普材料,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科普传播能力。先后3次赴柬埔寨上丁省、干丹省开展农村小学进行农村饮水安全知识科普与宣讲,累计覆盖师生200余人;同时向当地典型农村地区发放双语手册300余册,有效填补了基层饮水安全教育的空白。多次在澜湄相关活动中介绍我国农村供水先进技术与经验,通过系统化、本土化的科普推广。

8

高立洪

高级编辑(正高)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作为骨干,参与了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策划、组织工作,负责宣传方案和宣传片制作和宣传组织;作为协调人,负责了第三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第四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连续7次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1次“澜湄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等工作。作为牵头人,具体负责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网站设计和改版,负责网站内容审核,刊发大量文章,为澜湄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作为《澜湄水库解旱情》主创,提出澜湄贝贝形象和脚本,组织制作和传播,参与《澜沧江源区保护交流互鉴》宣传片制作。为配合领导人会议,与中国国际电视台共同策划了五集系列报道方案,协作做好采访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9

郑    茜

高级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本人参与制作了中英双语科普视频《携手应对挑战 促进共同繁荣》,以及动画短片《澜湄水库解旱情》;并负责设计制作澜湄水资源合作展板和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参与筹备两届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和三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多次组织并参与水资源领域的“澜湄周”和“澜湄行”活动,带领湄公河国家代表访问澜沧江,介绍中国在澜沧江源头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经验。

10

陈佼妮

高级经济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依托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参与策划涉及项目内容,主持编制上述项目预算方案,审查参与单位预算及可行性方案,组织开展项目绩效监控及评估,推动项目经济可行、绩效显著。作为主要参与人,起草《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参与“澜湄甘泉行动”一期及二期项目实施,调研中国先进适用农村饮水技术向湄公河国家推广可行性,策划澜沧江江源考察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参与组织实施第三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等科普行动。

11

邬晓梅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澜湄甘泉行动-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项目技术负责人,“澜湄甘泉行动二期――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技术示范与爱心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之一,“应用实效及贡献”中第1项应用案例的主要完成人。《饮水安全知识手册》和饮水安全科普视频主要完成人,老挝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知识宣讲活动主要完成人,参与《饮水安全知识手册》发放和农村社区饮水安全科普活动。

12

邓翠玲

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参与澜湄水资源合作对外宣传项目组织实施,参与柬埔寨、老挝、泰国“同饮一江水”公众参与,中外媒体联合采风,澜湄水资源合作成效展等宣传活动策划、执行和总结;参与澜湄科普平台网站运维、内容创作与审核,负责撰写运维报告,保障平台运行和内容质量;主导撰写《澜湄水资源合作交流与示范》并负责图书出版管理,凝练“兴水惠湄”技术和成果;协助开展“澜湄周”等公众交流活动。

13

张汶海

高级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完成了“兴水惠湄”系列科普作品《Drought   Projections in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干旱预测)》的部分章节的编制、《饮水安全知识手册》中文版本内容设计和推广宣传、《澜沧江源保护科普视频》的方案制定和内容设计、《气候变化条件下澜湄流域干旱》科普视频的目标策划和方案设计。在“澜湄周”专项科普活动中,介绍中国治水经验和成功实践、澜湄水资源合作成效。参与组织了湄公河国家使节交流研讨、青年留学生实践活动、专家学者联合科学考察、专业人才技术培训、综合型论坛活动等。

14

胡    波

正高级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负责澜湄水资源合作对外宣传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宣传手册、短视频、科普手册、宣传展板等系列宣传产品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负责“同饮一江水”公众参与活动(柬埔寨、泰国、老挝)、中外媒体联合采风、澜湄水资源合作成效展等系列、传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澜湄宣传平台的运维和管理;负责澜湄丛书的编制及统筹管理,负责《人民长江》《水利水电快报》等期刊澜湄专栏的组稿,凝练澜湄水资源合作技术和成果,通过科学平台对外宣传。

15

黄    璐

工程师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负责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中英文信息采集、审核编辑等更新工作,动态信息、专家观点、合作成果、知识共享等内容更新累计达到上千条,有关报道的累计浏览量超500万次。参与策划实施相关涉水活动和外宣工作,如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部长级会议、澜湄论坛、“感知澜沧江 共话澜湄情”和“澜湄行”等系列活动。参与《澜湄水库解旱情》6国语种动漫视频策划及宣传等科普工作,服务于周边外交。